科尔沁农家女的30年:“守孝”与“红娘”的双面人生
科尔沁农家女的30年:“守孝”与“红娘”的双面人生
科尔沁农家女的30年:“守孝”与“红娘”的双面人生中新网通辽(tōngliáo)7月2日电 题:科尔沁农家女(nóngjiānǚ)的30年:“守孝”与“红娘”的双面人生
清晨6点,朱桂红掀开母亲身上的薄被单,把竹席(zhúxí)边缘掖了掖。瘫痪30年的母亲转动脖颈,额间沁出细密的汗珠。她拿起(qǐ)枕边的棉巾蘸温水,轻轻擦拭老人的额头:“妈,今儿天热(tiānrè),咱少盖点。”这幕场景,在固日班花嘎查的小平房里,重复了一万多个日夜(rìyè)。
今年43岁的朱桂红,家住内蒙古自治区(nèiménggǔzìzhìqū)通辽市奈曼旗固日班花嘎查(gāchá),她(tā)的人生被清晰(qīngxī)地划分为两个阶段:13岁那年母亲意外瘫痪,她放下书包扛起护理重担;40岁那年她拿起手机开始在线上线下当“红娘”,如今成为拥有3.3万粉丝的“奈曼红娘红姐”。
6月26日,朱桂红给母亲喂水饭(shuǐfàn)。 杨悦 摄
1982年出生的朱桂红,童年记忆里总飘着夏日(xiàrì)麦秸的味道。母亲在院里晒豆角时,她就蹲在墙根(qiánggēn)用树枝算算术。她至今记得小学(xiǎoxué)毕业那年夏天,母亲用卖鸡蛋的钱给(gěi)她买了支新钢笔,“笔尖在作业本上滑溜溜的,比吃冰棍还畅快。”
然而,13岁那一年,朱桂红的(de)母亲在(zài)干农活时不慎从马车上摔下来(shuāixiàlái),导致脊椎受伤再也无法行动。当时家里的哥哥上初中,弟弟读(dú)小学,父亲还得为全家的生计发愁,朱桂红便独自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。
从此,她的(de)日子被拆成细密的刻度:帮妈妈擦身子,给妈妈喂饭,给妈妈清洗被褥……只有(zhǐyǒu)等到晚上,干完农活的父亲回家接过“接力棒”,朱桂红才能悄悄(qiāoqiāo)喘口气。
等到朱桂红再大一些时,母女俩(mǔnǚliǎ)也开始了一些“争吵”:“你得想办法成家,妈(mā)不能(bùnéng)耽误你一辈子。”母亲的语气中总含着浓浓的愧疚和惋惜,朱桂红不放心(fàngxīn)别人照顾母亲,却也经不住母亲不停地劝说。2020年,她在妈妈的期盼下终于嫁人。但成家生子的她仍然经常回到娘家(niángjiā),“父母真是特别辛苦把我们养大,这个家太不容易了,所以就一心一意(yìxīnyíyì)把我妈伺候好。”
近些年,因为(yīnwèi)父亲身体不好,哥哥在外地当兵,弟弟负责打理家里的几十亩地,朱桂红(zhūguìhóng)也把更多的爱倾注到了母亲(mǔqīn)身上。给(gěi)母亲擦脸时,她常举着小镜子笑:“妈你看,我这根白头发比你的还粗,咱俩凑一对‘白头发姐妹花’。”
6月(yuè)26日,朱桂红在家中直播。 杨悦 摄
然而(ránér),全职照顾母亲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。偶然接触到网络(wǎngluò)直播的(de)朱桂红萌生了当“红娘”的想法(xiǎngfǎ)。2023年(nián),朱桂红用手机注册“奈曼红娘红姐”尝试直播。她把手机架起,边喂母亲饭边跟网友唠嗑。“有一次正给妈妈擦嘴,弹幕里有人问‘姐,你咋这么忙’,我就说(shuō)了家里的事。”许多人开始关注她,并通过她的介绍,促成百余对姻缘。
一次,一个姑娘嫌(xián)男方家穷,不愿意跟男方结婚。她发去自己照顾母亲的视频:“日子难不难,看人心暖(nuǎn)不暖。”
去年夏天(xiàtiān),有一对小夫妻因为住房问题闹离婚,朱桂红把自己和母亲在平房里的日常视频发过去:“你(nǐ)看我家这电扇,风不大(fēngbùdà)但凉快;这土炕,睡着(shuìzháo)不潮。日子过得是人心,不是房子。”小两口看完视频很快和解,如今二人在老家打理果园,前两天来给朱桂红送来一筐杏。
直播间里,也有人因为朱桂红的善良、乐观而想着给(gěi)她帮忙,发来的打赏她都记在本子上,用来(yònglái)给母亲买蛋白粉、换电暖器。
如今,母亲能靠着枕头(zhěntou)看她直播,经常与别人交流也让这对(duì)母女乐观起来。朱桂红常(zhūguìhóngcháng)对着镜头说:“我妈说,多帮帮好姑娘好小伙,跟帮我似的。”
直播逐渐融入(róngrù)朱桂红的日常生活,她在直播中(zhōng)说道:“家人们好,今儿给你们说个种大棚的小伙,能吃(chī)苦还会给爹妈熬酸梅汤......”弹幕里有人问“老太太今天吃了啥(shá)”,她转身端来半碗冰镇的西瓜泥:“看,我妈爱吃这个,甜着呢!”
6月26日,朱桂红在(zài)家中干农活。 杨悦 摄
30年(nián),从炕头的碎布(suìbù)书包到直播间的“红姐”,朱桂红用最朴素的坚持(jiānchí)写就孝道。她说:“生活中的坎坷,让我更珍惜生活。我就想着,我妈在(zài)一天,我就把母亲伺候好一天。此外,力所能及地帮别人成个家。”(完)
中新网通辽(tōngliáo)7月2日电 题:科尔沁农家女(nóngjiānǚ)的30年:“守孝”与“红娘”的双面人生
清晨6点,朱桂红掀开母亲身上的薄被单,把竹席(zhúxí)边缘掖了掖。瘫痪30年的母亲转动脖颈,额间沁出细密的汗珠。她拿起(qǐ)枕边的棉巾蘸温水,轻轻擦拭老人的额头:“妈,今儿天热(tiānrè),咱少盖点。”这幕场景,在固日班花嘎查的小平房里,重复了一万多个日夜(rìyè)。
今年43岁的朱桂红,家住内蒙古自治区(nèiménggǔzìzhìqū)通辽市奈曼旗固日班花嘎查(gāchá),她(tā)的人生被清晰(qīngxī)地划分为两个阶段:13岁那年母亲意外瘫痪,她放下书包扛起护理重担;40岁那年她拿起手机开始在线上线下当“红娘”,如今成为拥有3.3万粉丝的“奈曼红娘红姐”。
6月26日,朱桂红给母亲喂水饭(shuǐfàn)。 杨悦 摄
1982年出生的朱桂红,童年记忆里总飘着夏日(xiàrì)麦秸的味道。母亲在院里晒豆角时,她就蹲在墙根(qiánggēn)用树枝算算术。她至今记得小学(xiǎoxué)毕业那年夏天,母亲用卖鸡蛋的钱给(gěi)她买了支新钢笔,“笔尖在作业本上滑溜溜的,比吃冰棍还畅快。”
然而,13岁那一年,朱桂红的(de)母亲在(zài)干农活时不慎从马车上摔下来(shuāixiàlái),导致脊椎受伤再也无法行动。当时家里的哥哥上初中,弟弟读(dú)小学,父亲还得为全家的生计发愁,朱桂红便独自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。
从此,她的(de)日子被拆成细密的刻度:帮妈妈擦身子,给妈妈喂饭,给妈妈清洗被褥……只有(zhǐyǒu)等到晚上,干完农活的父亲回家接过“接力棒”,朱桂红才能悄悄(qiāoqiāo)喘口气。
等到朱桂红再大一些时,母女俩(mǔnǚliǎ)也开始了一些“争吵”:“你得想办法成家,妈(mā)不能(bùnéng)耽误你一辈子。”母亲的语气中总含着浓浓的愧疚和惋惜,朱桂红不放心(fàngxīn)别人照顾母亲,却也经不住母亲不停地劝说。2020年,她在妈妈的期盼下终于嫁人。但成家生子的她仍然经常回到娘家(niángjiā),“父母真是特别辛苦把我们养大,这个家太不容易了,所以就一心一意(yìxīnyíyì)把我妈伺候好。”
近些年,因为(yīnwèi)父亲身体不好,哥哥在外地当兵,弟弟负责打理家里的几十亩地,朱桂红(zhūguìhóng)也把更多的爱倾注到了母亲(mǔqīn)身上。给(gěi)母亲擦脸时,她常举着小镜子笑:“妈你看,我这根白头发比你的还粗,咱俩凑一对‘白头发姐妹花’。”
6月(yuè)26日,朱桂红在家中直播。 杨悦 摄
然而(ránér),全职照顾母亲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。偶然接触到网络(wǎngluò)直播的(de)朱桂红萌生了当“红娘”的想法(xiǎngfǎ)。2023年(nián),朱桂红用手机注册“奈曼红娘红姐”尝试直播。她把手机架起,边喂母亲饭边跟网友唠嗑。“有一次正给妈妈擦嘴,弹幕里有人问‘姐,你咋这么忙’,我就说(shuō)了家里的事。”许多人开始关注她,并通过她的介绍,促成百余对姻缘。
一次,一个姑娘嫌(xián)男方家穷,不愿意跟男方结婚。她发去自己照顾母亲的视频:“日子难不难,看人心暖(nuǎn)不暖。”
去年夏天(xiàtiān),有一对小夫妻因为住房问题闹离婚,朱桂红把自己和母亲在平房里的日常视频发过去:“你(nǐ)看我家这电扇,风不大(fēngbùdà)但凉快;这土炕,睡着(shuìzháo)不潮。日子过得是人心,不是房子。”小两口看完视频很快和解,如今二人在老家打理果园,前两天来给朱桂红送来一筐杏。
直播间里,也有人因为朱桂红的善良、乐观而想着给(gěi)她帮忙,发来的打赏她都记在本子上,用来(yònglái)给母亲买蛋白粉、换电暖器。
如今,母亲能靠着枕头(zhěntou)看她直播,经常与别人交流也让这对(duì)母女乐观起来。朱桂红常(zhūguìhóngcháng)对着镜头说:“我妈说,多帮帮好姑娘好小伙,跟帮我似的。”
直播逐渐融入(róngrù)朱桂红的日常生活,她在直播中(zhōng)说道:“家人们好,今儿给你们说个种大棚的小伙,能吃(chī)苦还会给爹妈熬酸梅汤......”弹幕里有人问“老太太今天吃了啥(shá)”,她转身端来半碗冰镇的西瓜泥:“看,我妈爱吃这个,甜着呢!”
6月26日,朱桂红在(zài)家中干农活。 杨悦 摄
30年(nián),从炕头的碎布(suìbù)书包到直播间的“红姐”,朱桂红用最朴素的坚持(jiānchí)写就孝道。她说:“生活中的坎坷,让我更珍惜生活。我就想着,我妈在(zài)一天,我就把母亲伺候好一天。此外,力所能及地帮别人成个家。”(完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